本計畫延續三年前起始的在地鏈結,緊接著擴增為Mini USR,更進一步來到USR Hub的規模。持續深耕鄰近校區的《新竹市香山區香村社區發展協會》,讓社區作為培育大學生實踐社會責任的場域,藉由帶動社區參與課程,更能直接體會臺灣邁入高齡化社會的種種面向與待解決的問題。
《新竹市香山區香村社區發展協會》位於新竹市行政區域香山區內東北方山麓地帶之香村里,全里面積約5.5平方公里,居民生活簡樸、務實,區內山形平緩,景色秀麗優美。考量社區內人口老化的現實面,社區發展型態主要以社區型日間長照為發展主軸,服務對象主要以銀髮長者為主,社區定期定時辦理共餐食堂,安排長輩們一起吃中餐,因為台語說的:「鬥陣呷飯免配電視,逐介開講卡袂孤單」。桌上的菜餚取自於社區栽種的植物與果實,透過社區長輩互助一起下廚烹調,讓行有餘力者可以幫助更多人,找到自己的定位與價值,創造正向的循環;這也正是社區型長照的核心目標,讓青年們安心打拼,也讓長輩開心創造第二人生。
本團隊運用院系特色導入藝術設計類型的療癒手作課程,活化社區長者的退休生活,藉由年輕學子在校所學,實踐課堂所學回饋在地場域,藉此締結多元合作的夥伴關係;社區座落丘陵地形,地緣關係依附著極具豐富觀光資源的青青草原,同時面向直線距離僅3公里的香山濕地與長達17公里的新竹海岸風景區,鄰近濱海的地域特性,鏈結海洋生態資源,藉此機會傳達海洋永續保護之相關問題意識。期望本計畫之效益極大化,影響面向更為寬廣。
本次計畫將首重鄰近本校與社區的丘陵地景資源十九公頃的《青青草原》,希望為社區開闢3條專屬的社區健行路徑,其中社區於112年底啟用的《香村食物森林教室》即為一條可以進一步規劃出四季壁壘分明的食用植物植相。讓拜訪社區的民眾,可以藉由踏查《香村食物森林教室》的觀光過程,了解目前處於盛產期的食用植物種類,未來希望結合XR混和擴增實境之技術,能夠於場域中不受季節影響,藉由頭盔設備,觀賞不同季節的食用植相,這樣的視覺呈現除了更加直觀之外,更能夠如同身歷其境,加深感官學習的經驗,有助於體驗的民眾對於社區的環境場域有更深刻的體驗。
最後,社區中的女性長輩依據傳統價值觀,肩負著料理每日三餐的重責,因此社區媽媽們練就了一手好菜的真本領,藉由觀察社區共餐食堂即可瞧出端倪。台語中的「手路菜」指的就是獨一無二具備許多「秘方」與「偷吃步」的獨家料理。筆者觀察到有些高齡的媽媽憑藉著記憶,可以說出「一口好菜」,甚至更發生過讓筆者回味無窮的菜色,卻因為料理人的凋零,而再也享用不到惆悵。因此萌生一個念頭,希望透過本計畫訪問並記錄社區媽媽的「手路菜」製作過程,並開發成料理食譜,藉由網路平台進行影片串流,希望推廣香村社區獨到的媽媽拿手菜,而開發出來的食譜,給予無法前來的民眾也能夠在家製作,品嚐香村的味道。這些食譜未來可以進一步運用於「共餐食堂」的料理菜單,採取預約制度,讓有興趣的民眾,遠道來香村,除了欣賞香村的美,更能夠品嚐到濃濃的香村媽媽特色餐。
本計畫預計拓展未來執行場域的新據點,位於新竹縣新埔鎮的廢棄劇院。將先行現場量測與環境評估,進行初步規劃布置示意圖作可行性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