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
|
姓 名
|
釋光持
|
職 銜
|
助理教授
|
研究領域
|
海外華人移民宗教、亞洲宗教比較、東南亞佛教文化之多元性、佛教青年運動、佛教社團組織管理、當代佛教與社會、質性研究與田野調查、口述歷史
|
研究室
|
善導活動中心 B125室
|
email
|
1110111408@hcu.edu.tw
cheetengsaik@gmail.com
|
|
|
學 歷
|
|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博士畢業
|
|
|
現 職
|
|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
玄奘大學臺灣佛教研究中心中文秘書
|
韓國東國大學 東亞海洋文明與宗教文化研究所 客座硏究員
|
玄奘大學清涼禪學社指導老師
|
漢學研究中心《學思》編輯委員
|
玄奘大學招生委員
|
|
|
經 歷
|
|
台灣企劃塾公司ccapp青年企劃師(桃、竹、苗代表)
|
玄奘大學清涼禪學社指導老師
|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心理委員
|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
|
|
證 照
|
|
青年活動企劃師證照 (103)青企師證字第1620號
|
|
|
著 作
|
|
博士論文
|
馬來西亞佛教青年運動研究——以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為中心
|
碩士論文
|
當代臺灣大專青年學佛運動的興衰與轉機(1958~2016)
|
期刊論文
|
1. 推動大專佛學社團之父——周宣德,法印學報,2016.12,7,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
|
2. 當代臺灣大專青年學佛運動的興衰與轉機(1958~2016),法印學報,2018.12,8,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
|
3. 臺灣大專院校「佛學社團」之研究(1961-2016),玄奘佛學研究學報,2020.03,33,玄奘大學。
|
4. 「推—拉」合力:從社會結構視角看馬來亞華人移民變遷,科學‧經濟‧社會,2020.12,4。
|
5. 當代臺灣佛教道場與大專青年:——以多樣化、轉向國際全球化的「佛光山道場」為例,《法印學報》第十四期,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2023.12。
|
6. 跨傳統的美籍僧人蘇曼伽羅:與及其開啟大馬佛青運動的興起、特徵與局限,《臺灣宗教研究》第23卷2期,(THCI 為臺灣人文學核心期刊),臺北:臺灣宗教學會出版(出刊中),2024.12。
|
研討會
發表論文
|
1. 推動大專佛學社團之父──周宣德,2016年「利他主義與菩薩思想」國際學術會議暨第十四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2016.5,臺灣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弘誓文教基金會。
|
|
2. 當代台灣大專青年學佛運動(1960~1991)——大専校院「佛學社團」的起源與開展,2016年「宗教的超越性與內在性」學術研討會,2016.10,臺灣宗教學會。
|
|
3. 當代臺灣大專青年學佛運動的興衰與轉機(1958~2016),第十五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2017.5.27-28,臺灣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弘誓文教基金會。
|
|
4. 《臺灣戒嚴期大專校院「佛學社團」初創期的發展 (1960~1987)——以台大晨曦學社為例》,海峽两岸宗教社會學學術會議,2017.12,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
|
5. 當代臺灣大專青年學佛運動——以福智、佛光青年為例,香港中文大學佛教與近代中國學術論壇,2019.1.12-13,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
|
6. 佛教傳入馬來半島的機遇和發展,第十八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海內外印順學之發展學術會議,2019.5.25-26,臺灣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弘誓文教基金會。
|
|
7. 漢傳佛教在馬來半島的發展,第一屆「一帶一路」佛教國際僧青年學術論壇,2019.10.15-16,中國漳州南山寺。
|
|
8. 中國漢傳佛教在的傳播「一帶一路」——以馬來半島佛教為中心,第二屆「一帶一路」與亞洲佛教文化論壇學術研討會,2019.12.29-30,中國社會科學院。
|
|
9. 從社會結構視角分析——馬來西亞「華人宗教信仰」的特徵》,第十八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海內外印順學之發展國際學術會議,2020.11.14-15,新竹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弘誓文教基金會。
|
|
10. 推動大專佛學社團之父──周宣德,2016年「利他主義與菩薩思想」國際學術會議暨第十四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2016.5,臺灣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弘誓文教基金會。
|
|
11. 英屬馬來亞移民佛教「在地化」的發展,第十三屆兩岸宗教學術論壇,2021.5.29-30,華僑大學。
|
|
12. 論英屬馬來亞移民佛教「在地化」的發展,第七屆東亞佛教文獻與文學中的佛教世界及東南亞佛教與宗教國際學術大會,2021.6.19,韓國東國大學東亞海洋文明與宗教文化研究所。
|
|
13. 僧人南來募化、弘化及其身份轉變:論中國漢傳佛教在馬來西亞紮根》,第十九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2021.11.6-7,新竹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新竹市佛教會、弘誓文教基金會。
|
|
14. 「佛青之父」蘇曼伽羅與馬來西亞佛教青年運動的興起,第二十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人間佛教之全球化與在地化」國際學術會議,2022.08.27-28,新竹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慈濟科技大學、慈濟慈善基金會、印證基金會、弘誓文教基金會。
|
|
15. 《多元語境下——漢藏佛教文化在伊斯蘭公共空間的發展》,《中華學生事務學會、東吳大學、玄奘大學共同第四屆「文化、教育及學生事務傳承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専題演講,2023.05.25,台灣:新竹玄奘大學。
|
|
16. 中國武當道教太玄法師協會《玄門》宗教文化研討會,論壇主持人,2023.07.08,台灣:台中豐原市。
|
|
17. 《人間佛教的入世精神與多元路線——以馬來西亞居士佛教會社區化為中心》,《競爭與互鑑: 人間佛教面臨的現實情境與佛教的跨文化傳播》國際學術會議,2023.08.10-11,香港:香港大學。
|
|
18. 《馬來西亞人間佛教的入世與多元——以佛教社區化為例,《第二十一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2023.08.12-13,台灣:新竹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
|
|
19. 《華僧在殖民地馬來亞的在地化、身份认同與融合》,《僑僧論壇-僑僧海外弘法事跡》,福建省佛教協會,2023.10.27-28中國:福建泉州。
|
|
20. 《禪宗的現代化建構 ——臺灣地區釋聖嚴「中華禪法鼓宗」禪法之探析》,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理論研究所暨雲門山大覺禪寺主辦《涵蓋乾坤——雲門山大覺禪寺建寺一千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2023.11.05-06,廣東:雲門山大覺禪寺。
|
|
|
計 畫
|
|
1. 111-2年教師教學創新計劃——課程名稱:南傳佛教專題研討,2023.04.01-06.02。
|
2. 112-1年教師教學創新計劃——課程名稱:世界宗教文化導論,2023.09.15-12.31。
|
3. 111-2年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基地(USR Mini)計畫,計畫名稱:轉型中客家聚落的文化保存與產業推廣 —強化從本土延伸至國際之接軌,2023.01.01-12.31,計畫主持人:黃運喜、釋光持
|
|
|
獎 項
|
|
玄奘大學頒發「111學年度教師教學核心能力獎」(2023.1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