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 稱
|
|
國立屏東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
|
東方設計大學董事
|
|
|
學 歷
|
|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
|
|
著 作
|
|
專 書
|
1. 林其賢,《李炳南先生往生三十週年紀念專輯》,台中蓮社,2016.02.15
|
2. 林其賢,《聖嚴法師年譜》,臺北:法鼓文化,2016年2月,2586頁。
|
3. 林其賢,《迎向現實人間:聖嚴法師的倫理思想與實踐》,台北:法鼓文化,2020年5月,502頁。
|
4. 林其賢,《李炳南居士年譜長編》,臺中:佛教蓮社,出版中,(160萬字)。
|
5. 林其賢,《李炳南居士年譜.圖冊》,臺中:佛教蓮社,出版中,(800頁)。
|
6. 林其賢,《李炳南居士年譜》,臺中:佛教蓮社,出版中,(10萬字)。
|
期刊論文
(含專書論文)
|
1. 釋果興、林其賢,〈探索聖嚴法師對居士傳法的「演派名號」──從臨濟宗鼓山派的法脈傳承談起〉,《聖嚴研究第七輯》,臺北:法鼓文化,2016年01月01日,頁231-278。
|
2. 林其賢,〈人間佛教開展的範型---以趙樸初居士為例〉,《玄奘佛學研究》第30期,新竹:玄奘大學,2018.09,頁157-192。
|
3. 林其賢,〈人間佛教在菲律賓---以覺生法師為中心〉,《無礙法界.正教弘傳—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傳佈》,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2020年04月,頁378-401。
|
4. 林其賢,〈1949年的台灣人間佛教行者---以東初法師為例〉,《深入緣起.集眾法寶—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開展與實踐》,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2020年05月,頁1097-1124。
|
會議論文
|
1. 釋果興、林其賢,〈探索聖嚴法師對居士傳法的「演派名號」──從臨濟宗鼓山派的法脈傳承談起〉,臺北:聖嚴教育基會、法鼓山僧團主辦,「第五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2014年6月29~30日。
|
2. 林其賢,〈當代佛教僧侶年譜的編寫研究---以聖嚴法師為例〉,臺北:聖嚴教育基會、法鼓山僧團主辦,「第六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2016年7月1~3日。
|
3. 林其賢,〈1949年的台灣人間佛教行者---以東初法師為例〉,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實踐」 國際學術研討會,2016.12.01-02。
|
4. 林其賢,〈從全人教育的觀點看終身學習地圖的繪測〉,2017全人化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建國科技大學,2017.05.19。
|
5. 林其賢,〈人間佛教開展的各種範型---以趙樸初居士為例〉,第十五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台灣:玄奘大學社會科學院、弘誓文教基金會,2017.05.27-28。
|
6. 林其賢,〈傳統教育對終身學習地圖的啟發〉,第七屆近現代中國語文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屏東大學中文系,2017.12.08-09。
|
7. 林其賢,〈從佛經科判看閱讀教學〉,第七屆語文教育與思想文化學術研討會,台灣:屏東大學中文系,2017.12.22。
|
8. 林其賢,〈人間佛教在菲律賓---以覺生法師為中心〉,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傳佈」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2018.01.06-07。
|
9. 釋果興、林其賢,〈聖嚴法師曹洞宗法脈傳承的幾個問題〉,臺北:聖嚴教育基會、法鼓山僧團主辦,「第七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2018年6月28~30日。
|
10. 林其賢,〈佛教原始經典中的臨終關懷——以“病相應經群”為中心〉,「生死學與生命關懷國際學術論壇」,上海:玉佛寺覺群文化基金會,2018.11.03-04。
|
11. 林其賢,〈東初法師史觀史識與史學成就〉,第八屆近現代中國語文國際學術研討會,屏東:屏東大學,2019.12.06。
|
12. 林其賢、郭惠芯,〈依緣起伏:戰後屏東首剎的在地扎根與跨域連結〉,2020 年第一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暨第十六屆南台灣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屏東:屏東大學,2020.12.04-05。
|
13. 林其賢,〈人間佛教與淨土行人之遇合——以臺中蓮社為中心〉,2022年第二十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人間佛教之全球化與在地化」國際學術會議,花蓮:慈濟靜思堂,2022.8.27-28。
|
|
|
研究計畫
|
|
1. 林其賢,「人間佛教思想文庫---聖嚴卷」,法鼓山佛教基金會文化中心,2018.01-2018.12。
|
2. 林其賢,「李炳南居士年譜」,臺中佛教蓮社,2020.01-2022.12。
|
3. 林其賢,「東初法師年譜」,法鼓山佛教基金會文化中心,2019.01-2019.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