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上方區塊 移至主內容區塊移至頁尾區塊
Header
:::
Content

古永利

基本資料
姓名  古永利
職稱  助理教授
研究室  圖書資訊大樓L403
聯絡電話  03-5302255轉1272
E-mail  yungliku@hcu.edu.tw
研究領域  臨床心理學、焦慮症、憂鬱症、思覺失調症、生理心理學、臨床心理實習
學經歷
學歷
澳洲國立阿德雷得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心理學院博士(PhD of Psychology)(2004/7–2008/12)
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心理學組/碩士(1993/9–1995/7)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學士(1990/9–1993/7)
經歷
玄奘大學 / 應用心理學系 / 助理教授
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 / 精神科 / 臨床心理師
高雄長庚醫院 / 精神科 / 臨床心理師
專業服務事蹟
中華心理學刊審查委員
應用心理學刊審查委員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審查委員
新竹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監事
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臨床心理實習教學督導
新竹地檢署、新竹監獄/戒癮團體帶領者與督導
會員資格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會員
台灣應用心理學會會員
證照
行政院衛生署臨床心理師證書
臨床心理師職業執照
研究成果
期刊論文
古永利*、林瑞欽、李淑靖、宋佩芳(2023)。認知行為團體治療對男性毒品犯收容人之處遇成效。玄奘社會科學學報 (in press)。
陳倩妮、古永利*、李美幸、宋佩芳 (2023)。以個人-組織契合觀點探討臨床護理人員工作滿意與組織留任意願 。玄奘社會科學學報,13,2-21。
古永利*、林明燈 (2022)。老人憂鬱症狀、生活意義及相關心理社會因素之探討: 以榮家老年住民為例。台灣老年醫學暨老人學會雜誌,17(2),112-126。
古永利、林明燈 (2020)。思覺失調症之人臉情緒辨識及其與神經認知及心智推理之關係。中華心理學刊,62(1),73-98。(TSSCI)
陳修弘、古永利*、張家銘、周庭筠、余尚澤(2020)。中文簡版反芻反應量表於憂鬱症患者之心理計量屬性。台灣醫學,24(3),261-270。
陳倩妮、古永利*、李美幸、宋佩芳 (2020)。臨床護理人員之工作適應量表之發展。領導護理,21(1),21-33。
吳紫綾、古永利(2019)。特殊需求學童人身安全教育教學實務探討。特教園丁季刊,35(1),63-69。
古永利 (2017)。中文版憂鬱認知三元素問卷之心理計量屬性。臨床心理學刊,11(1),1-18。
古永利(2016)。中文版個人風格問卷第二版之信度與效度。臨床心理學刊10(2),17-32。
古永利、江琬鈺、林明燈(2015)。老年榮家住民樂觀性格、悲觀性格、社會支持、憂鬱及自殺意念。臨床心理學刊,8(2),27-39。
古永利(2014/11)。桃竹苗地區高齡者憂鬱症狀相關因素之調查。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9(4), 169-183。
古永利、吳金龍、王惠蓉(2013/5)。大學生負向人際事件、社會依賴性格、負向認知與憂鬱症狀:六個月縱貫性研究。玄奘社會科學學報,11,73-90。
古永利、李淑靖、林瑞欽(2013/5)。整合性團體治療對男性煙毒受刑人之成效評估。玄奘社會科學學報,11,189-202。
廖宣慧、古永利 (2012)。精神分裂症患者喜樂不能、歸屬需求、觀點取替同理心與社會功能。臨床心理學刊,6(1),72。
李蓉蓉、古永利、陳欣進 (2012)。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性格特徵、精神情緒狀態與婚姻適應之關係。臨床心理學刊,6(1),50。
古永利、林瑞欽(2011/11)。新竹監獄受刑人生涯規劃團體介入方案成效評估。玄奘社會科學學報,9,21-36。
古永利、張永源、唐子俊、龍佛衛、陳能清、孫家瑞 (2010/3)。Beck憂鬱認知模式中不同認知因子關係之檢驗。中華心理學刊,52(1),47-56。(TSSCI)
古永利 (2004)。反社會人格疾患之成因與治療策略。諮商與輔導,221,2-5。
碩博士論文
A test of competing models to predict suicidality in patients and students in Taiwan.
研討會
古永利、吳紫綾 (2023/10/21-22)。自編兒歌教學活動對國小特教學童之就醫行為成效評估 。台灣心理學會2023年會暨心理學門發表會。玄奘大學。
藍福成、古永利 (2023/10/21-22)。精神科門診患者負向生活事件、工作記憶、思考反芻及憂鬱與焦慮症狀之關係。台灣心理學會2023年會暨心理學門發表會。玄奘大學。
古永利 (2023/4/22-23)。思覺失調症患者功能性結果之神經認知與社會認知影響因子。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23年會。中山醫學大學。
古永利*、李淑靖(2023/4/22-23)。認知重構團體對男性煙毒受刑人用藥渴求、自我肯定及戒癮自我效能之成效。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23年會。中山醫學大學。
古永利 (2022/4/16-17)。老人憂鬱症狀盛行率之調查。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22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新竹清華大學。
古永利*、張淑媛 (2022/4/16-17)。一般智力水準下思覺失調症患者之認知功能障礙。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22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清華大學。
陳品蓉、古永利* (2022/4/16-17)。動機式晤談在慢性思覺失調症患者上服藥認知改善之反思。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22年會。新竹清華大學。
陳慧慈、古永利*、林明燈(2022.4.16-17)。思覺失調症患者正性、負性及解構症狀和社會功能之關係。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22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新竹清華大學。
陳翊瑄、鄭曉儀、古永利* (2022/4/16-17)。使用支持性心理治療於青少年個案會談之反思。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22年會。新竹清華大學。
張淑媛、古永利* (2021/12/8-9)。思覺失調症是一種神經認知功能退化的障礙症。2021全國創新研究與教育實務研討會。玄奘大學。
杜珮璜、古永利* (2021/11/10)。因應新冠肺炎採取遠距教學方式對原住民族高職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2021年第七屆全國原住民族教育、文化及健康照顧學術研討會。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陳慧慈、古永利*(2020.12.16-17)。思覺失調症患者正負性症狀與社會功能。玄奘大學全國創新研究與教育實務研討會。玄奘大學。
古永利(2019.12.16)。臨床心理實習: 挑戰與改善。玄奘大學社會科學院教師教學成果暨學生輔導成果研討會。玄奘大學。
古永利 (2019.4.13-14)。思覺失調症患者負性症狀與執行功能之相關。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19年會,政治大學。
古永利 (2019.4.13-14)。老年榮民心理社會特徵、認知功能及憂鬱症狀之關係。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19年會,政治大學。
余尚澤、古永利 (2018.5.25)。精神科門診病人工作記憶、思考反芻、認知三元素及憂鬱症狀。2018社會秩序與犯罪防制研討會,玄奘大學。
黃珮雯、古永利 (2018.5.25)。思覺失調症患者警覺力、臉孔情緒辨認、心智推理及社會功能之關係。2018社會秩序與犯罪防制研討會,玄奘大學。
劉欽源、古永利 (2018.4.22)。憂鬱症患者反覆出入院之反思。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18年會,高雄醫學大學。
黃讌茹、古永利*(2017.4.22-23)。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注意力、工作記憶、執行功能、心智理論與社會功能之關係。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17年會,台灣大學。
周庭筠、古永利*(2017.4.22-23)。臨床憂鬱情緒病人的工作記憶、思考抑制、反芻與憂鬱症狀之關係。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17年會,台灣大學。
王語恩、古永利*、邱怡欣(2017.4.22-23)。重度憂鬱症患者的治療歷程反思。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17年會,台灣大學。
陳慧慈、古永利*、邱怡欣(2017.4.22-23)。急性病房團體—領導反思。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17年會,台灣大學。
張乃皓、古永利*、邱怡欣(2017.4.22-23)。思覺失調症患者罹病年齡與認知功能之關係。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17年會,台灣大學。
古永利、邱怡欣(2016. 6.3)。臨床心理實習客觀結構式測驗之評量表設計。2016高等教育教學實務研究學術研討會。玄奘大學。
古永利(2016.6.3)。心理實習客觀結構式測驗之規劃與執行。2016高等教育教學實務研究學術研討會。玄奘大學。
古永利、葉寶玲、邱英芳、韓佩凌、邱怡欣(2016.5.5)。心理系實習生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試題信度分析。2016社會秩序與犯罪防制研討會:心理學與犯罪學的跨域對談。玄奘大學。
陳倩妮、古永利(2016.1.29)。精神科護理人員工作適應之研究~以苗栗縣為例。中華民國精神衛生護理學會第九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二次護理研究論文發表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陳倩妮、古永利、李美幸(2015.5.16)。護理工作適應量表之編製及其信、效度研究。2015年心理、科技、跨領域研討會暨工作坊。新竹玄奘大學。
古永利(2015.3.14)。桃竹苗地區高齡者憂鬱症狀相關因素之調查。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年會。台南成功大學。
李秀珠、古永利(2015.3.14)。毒品成癮者成人依附訪談質性研究。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年會。台南成功大學。
梁嘉琳、邱怡欣、古永利(2014.8.31)。金門縣老年人憂鬱症狀與自殺意念的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之探究。2014年台灣自殺防治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大醫院。
呂翊庭、邱怡欣、古永利、林旖旎(2014.8.31)。苦惱自責反芻和深思反省反芻對於羞愧感和自殺行為風險間的影響。2014年台灣自殺防治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大醫院。
古永利、林瑞欽、李淑靖、詹佳聞、吳彥綸(2014.5.22)。整合性團體治療對男性藥物濫用者藥物渴求、自我肯定及戒癮自我效能之成效再探。2014年暴力與毒品犯罪心理與矯治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玄奘大學社會科學院學術研討會。玄奘大學。
吳韋慧、古永利、林明燈(2014.03.08)。整合性心理治療對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認知功能之成效初探。2014年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年會。台灣大學。
古永利、林瑞欽、李淑靖、吳彥倫、黃維賢(2013.5.23)。整合性團體治療對男性煙毒受刑人用藥慾望、自我肯定及戒癮自我效能之成效評估。2013年暴力與毒品犯罪心理與矯治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玄奘大學社會科學院學術研討會。玄奘大學。
黃珮雯、彭鈺珍、陳俞潔、古永利(2013.5.23)。體型意識與病態飲食之相關研究。2013年暴力與毒品犯罪心理與矯治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玄奘大學社會科學院學術研討會。玄奘大學。
鍾佳諭、邱筱雯、周崇文、古永利(2013.5.23)。家庭背景、學校教育、同儕學習與環境維護行為之關係。2013年暴力與毒品犯罪心理與矯治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玄奘大學社會科學院學術研討會。玄奘大學。
古永利(2013.3.10)。以技職院校大學生資料檢驗Beck自殺整合模式中調節因子與中介因子之關係。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年會。台南成功大學。
古永利(2012, 10, 13)。技職院校大學生負向生活事件、失功能態度、無望感、憂鬱與自殺意念。台灣心理學會第51屆年會。台中亞洲大學。
古永利、吳紫綾(2012, 5, 31)。利用增強原理培養兒童喝水行為:變動標準設計之運用。2012年暴力與毒品犯罪心理與矯治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玄奘大學社會科學院學術研討會,玄奘大學。
廖宣惠、古永利(2012, 3, 10)。精神分裂症患者喜樂不能、歸屬需求、觀點取替同理心與社會功能。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年會。台中亞洲大學。
李蓉蓉、古永利*、陳欣進、謝保群(2012, 6)。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性格特質、精神情緒狀態與婚姻適應之關係。臨床心理學刊。6(1),50。
古永利(2011, 10, 15)。憂鬱性格、負向認知及特定生活事件對憂鬱症狀之影響。台灣心理學會第50屆年會。台中亞洲大學。
古永利*、林瑞欽(2011, 5)。認知重構團體對新竹地檢署列管煙毒受保護管束人之治療成效。2011年暴力與毒品犯罪心理與矯治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玄奘大學社會科學院學術研討會。玄奘大學。
楊麗樺、林鈺婷、黃兆培、古永利(2011, 5)。園區高科技公司員工個人特質、輪班制度對工作壓力之影響。2011年暴力與毒品犯罪心理與矯治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玄奘大學社會科學院學術研討會。玄奘大學。
孫惠麗、陳學磊、林俐俐、古永利(2011, 5)。已婚者樂觀/悲觀傾向、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滿意度之關係。2011年暴力與毒品犯罪心理與矯治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玄奘大學社會科學院學術研討會。玄奘大學。
李宗諺、莊淑琴、陳昱臻、古永利(2011, 5)。青少年參與家將團活動之相關因素探討。2011年暴力與毒品犯罪心理與矯治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玄奘大學社會科學院學術研討會。玄奘大學。
林瑞欽、古永利*(2010, 12)。毒癮復發預防教育計畫。新竹地區司法保護暨社區關懷中心2010年工作成果發表會。新竹玄奘大學。
Ku, Y. L., Winefield, H., Burns, N. R.(2010, 7). A test of competing models to predict suicide attempts in depressed patients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Asia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0 conference, Darwin, Australia.
古永利*、林瑞欽(2010, 6)。新竹監獄受刑人生涯規劃團體方案成效評估。2010年犯罪心理與矯治國際學術研討會。新竹玄奘大學。
吳韋慧、古永利(2010, 3)。注意力缺陷過動疾患兒童服藥行為與憂鬱程度之關係。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年會。台北政治大學。
古永利(2009, 12)。受刑人再犯預防計畫。新竹地區司法保護暨社區關懷中心2009年工作成果發表會。新竹玄奘大學。
古永利*、龍佛衛、唐子俊、陳能清 (2008, 9)。Beck失功能態度與負向認知三元素不同因果角色競爭模式之檢驗。台灣統計方法學學會第五屆大會暨學術研討會。高雄師範大學。
古永利 (2008, 3)。Study of the integrated model of depression in Taiwanese depressed patients.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年會。台北政治大學。
研究計畫
林明燈、古永利(2019.12. 01)。思覺失調症患者神經認知與社會認知缺陷之追踪調查。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109年度院內計畫,執行期間:2020.1.1 至 2020.12.31。
林明燈、古永利(2017.01.01)。老年榮家住民心理、社會特徵、社會支持、憂鬱症狀以及認知功能之追踪調查。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106年度院內計畫,執行期間:2017.1.1 至 2017.12.31。計畫編號:2017-VHCTRD-4。
古永利(2016.09.01)。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注意力、工作記憶、執行功能及社會認知之認知復健效果。玄奘大學105學年度校內專題研究計畫,執行期間:2016.9.1 至 2017.8.31。計畫編號:IRB -TPEVGH SOP 05-01。
古永利(2016.08.01)。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注意力、工作記憶、執行功能、心智理論與社會功能之關係。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105年度院內計畫,執行期間:2016.8.1 至 2017.7.31。
陳修弘、古永利*(2016.08.01)。憂鬱與焦慮病人的工作記憶、思考抑制、反芻與憂鬱症狀之關係。壢新醫院105年度院內計畫,執行期間:2016.8.1 至 2017.7.31。
古永利(2013)。高齡者憂鬱症狀相關危險因素之調查。新竹玄奘大學102學年度校內專題研究計畫,執行期間:2013.9.01 至 2014. 07.31。計畫編號:HCU-102-E1-01。
古永利(2013)。整合性心理治療在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應用之成效評估。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研究計畫,執行期間:2013.05.06 至 2014.05.29。計畫編號:2013-05-021A。
古永利(2012)。整合性心理治療應用在社區精神分裂症病人之成效評估。新竹玄奘大學101學年度校內專題研究計畫,執行期間:2012.12.01 至 2013.06.31。計畫編號:HCU-101-C1-05。
古永利、林瑞欽(2012)。新竹監獄煙毒受刑人藥物濫用預防團體治療。新竹地區司法保護暨社區關懷中心計畫,執行期間:2012.03.01 至 2012.12.31。
古永利、譚偉象(2011)。社會依賴性格、自主性格、負向認知及特定生活事件預測憂鬱症狀:六個月縱貫性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執行期間:2011.08. 01 至 2012.07.31。計畫編號:NSC 100-2410-H-364-005-。
其他
【產學合作計畫】
古永利(2020.01.01)。思覺失調症患者神經認知與社會認知缺陷之追踪調查。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委託計畫,執行期間:2020. 1.1 至 2020.12. 31。
古永利(2017.01.01)。老年榮家住民心理、社會特徵、社會支持、憂鬱症狀以及認知功能之追踪調查。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委託計畫,執行期間:2017.1.1 至 2017.12.31。
古永利(2016)。藝術治療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之應用。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院內計畫,執行期間:2016.5.1 至 2016.12.31。
古永利(2014)。103年度修復式司法方案團體課程活動計畫。財團法人台灣更生保護會新竹分會委託玄奘大學辦理產學合作計畫,執行期間:2014.4.17 至 2015.01.31。
   
【教學創新活動】
古永利(2020)。心理衡鑑。玄奘大學108學年度學習輔導班計畫,執行期間:2020.3.1 至 2020.6.30。
古永利(2014)。OSCE教案編製。新竹玄奘大學103學年度教學創新活動,執行期間:2014. 9.1 至 2015. 01.31。

 

最後更新日期: 2024-03-26
:::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