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少子化時代,我們這些還站在講台上的老師,問自己最多的不是「還能撐多久」,而是:我們還能為學生多做些什麼?
看著教室裡來自台灣、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的學生,有人自信昂揚,有人懷抱迷惘,有人還在語言與文化的間隙中努力調適。每一個走進教室的年輕人,都像一株還未命名的草木,大小不一、根基不同、姿態各異。但《法華經》說得好,「雖是一雲,所雨同時,隨眾生性,各得生長。」這便是「三草二木喻」的智慧。雨水一樣落下,草木卻各自成長。老師的責任不是選擇,而是灌溉;不是區分,而是等待。
為每一株草木護根
玄奘大學始終相信,教育是一場誠意的邀請。多年前,學校便堅持以真誠與行動,走進境外學生的生活,而非依賴外部力量傳遞訊息。特別是在現任簡紹琦校長的帶領下,招生團隊親自走訪馬來西亞與東南亞地區,實地與學生、家長、師長交流,分享玄奘大學的辦學理念與學生學習的真實經驗,讓更多人願意相信,這裡是一片可以安心扎根的土地。
6年前,宗教系黃運喜教授發起「三德六味坊」,透過小額募款提供弱勢與境外生免費餐券。每週一張,4年累積下來,可省下近萬元生活費。這些低調卻實在的行動,是學校默默為學生撐傘的方式。
玄奘餐旅學系深知,學習的路不應孤單。我們用一套嚴謹又溫暖的實習制度,接住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學生與學校、企業簽訂三方契約,明確保障與責任;由系上專任老師定期訪視,希望學生實習路上不孤單;設置即時與匿名申訴管道,確保學生的聲音被聽見;同時我們更是全台最早推動全年「有薪實習」的學系之一,薪資可以達到新台幣3萬元以上。我們與五星飯店、特色品牌合作,提供超過200個實習機會,包含香格里拉、寒舍艾美、饗食天堂、鼎泰豐等,並積極拓展蔬食與創意餐飲等新興實習場域,讓學生看見更多未來方向。
我們相信,實習不只是體驗,而是踏入職涯的第一步;制度不是框架,而是養分。
來自異國的孩子,可以在這裡發芽茁壯
玄奘的教室裡,有許多異鄉孩子靜靜扎根發芽。來自馬來西亞的陳慧筠,靠著無數次烘焙練習,勇奪2024 WCC世界廚藝大賽金牌;同樣來自馬來西亞的陳可蕙不僅拿下特金牌,更參與高齡照護的USR計畫,讓烘焙成為甜點與溫暖的交集;而從國中就確立志向的王浩傑來到玄奘後,一步步累積專業,如今正在台北香格里拉遠東飯店展開實習挑戰。
他們的故事,不是奇蹟,而是無數個日常的累積。
不是每棵草木都會長成參天大樹,但每一棵都有開花的權利。我們只是那場春雨,在三草二木的田野間靜靜灌溉,相信雨會被吸收、光會被等待,而那一天,花會開在各自的時節裡。
教育,不是掌聲的舞台,而是一場無聲的守候。我們仍會在這片土地上等著,守著、陪著,直到他們帶著自己的光,走進世界。
(作者為玄奘大學餐旅管理學系副教授。)